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个春节里,少了些走亲访友的热闹,多了些网上问候的关怀;不断刷新变化的数字与信息牵动着每一个国人的心,我们正在共同经历一个特殊的时期。目前,全国各地众志成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但仍有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发布虚假信息实施诈骗,侵害消费者利益。根据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防范不法分子在疫情防控期实施诈骗造成资金账户受损的风险提示》,九派支付组织公司全员进行学习推广,及时提示客户:要注重保护个人金融信息和金融资产安全,注意银行卡使用安全,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近期,有不法分子首先利用非法手段获取受害人信息,如航班号、高铁号、酒店预订信息、旅行社合同信息等,再向受害人手机发送虚假“退改签”短信,声称航班、高铁、酒店预订、旅行计划等“受疫情影响取消,办理退改签可获赔偿”,诱使受害人拨打短信中虚假客服电话或点击不明链接,按其提示操作,提供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将卡内余额转走。
不法分子在网络平台以售卖口罩等防护物资为幌子发布虚假信息,转账收取消费者费用后将受害人“拉黑”,或在钓鱼链接中诱使受害人输入个人敏感信息,导致消费者财产受损。此外,也有不法分子假冒慈善机构或爱心人士,利用公众同情心,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以“献爱心捐款”等名义,向消费者发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献爱心”的虚假捐款信息,消费者信以为真后,一旦转账,就造成账户资金受损。
受疫情防控影响,春运返程、节日出行出现退改票高峰,在收到“退改签”类的信息后,消费者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通过相关企业或部门公布的官方渠道查询确认,切勿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使用不明来源的无线网络,谨防个人重要信息遭到窃取。
疫情当前,消费者应当保持冷静,遇到索要个人信息、短信验证码或银行卡密码等情况时,切勿盲目听信,不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个人敏感金融信息。
对于消费者个人来说,线上私人资金交易风险大、身份核实难,资金安全和合法权益难以保障。消费者应通过正规平台、渠道购买物资或捐款。确实需要通过线上私人交易的,也要尽量对发布信息的个人或机构的身份真伪进行核实,以保障自身财产不受侵害。
总之,消费者要密切关注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避免上当受骗造成账户资金不安全,蒙受经济损失。当您遇到此类问题,应及时向九派支付工作人员进行咨询(400-677-1872),并拨打110或到就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
正文部分内容引自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防范不法分子在疫情防控期实施诈骗造成资金账户受损的风险提示》
九派天下支付有限公司
2020年02月12日